咨询干货

了解优化推广技术相关资讯

直到他出现,百度才终于有了点技术公司该有的样子

2021-01-03来自网络作者: 墨客星球

尽管近年来百度作为所谓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,风评声誉被竞价排名和满屏的小广告弄得饱受争议。但也不能否认,百度确实在中国人工智能领域里占到了领头羊的位置。

据百度2014年公开的财报显示,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发投入占比高达14.2%,超过了谷歌的13.3%,在全球科技行业中仅次于Intel和Facebook。

之后,百度持续加大对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的研发与投资,不仅在金融、医疗等垂直领域获得长足进展。同时在语音识别、无人驾驶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。

2016年,在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》的全球最聪明的50家公司中,百度排名第二。主要原因是百度当时研发的语音识别系统,可以轻松的理解人类语言,已经准备应用到无人驾驶领域了。

除此之外,百度也在积极布局云计算、芯片、5G、量子计算等等新领域,并均有取得显著的进展。

而这一系列的突破,背后都离不开一个人——张亚勤。


直到他出现,百度才终于有了点技术公司该有的样子



1、12岁的大学生

关于张亚勤,很多人都会给他贴上“天才”、“神童”的标签,这可能也是中科大少年班毕业生们的宿命。

1978年,年仅12岁的张亚勤考进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,成了当时中国年级最小的大学生。

据张亚勤后来说,当时是因为从语文老师那里听说了13岁少年宁铂考上大学的事,很受启发,所以决定参加了高考。而从他决定高考到高考正式开始,只有大概7个多月的时间。因此之后的每天,张亚勤都会坚持学习20个小时。

所以当许多人说张亚勤是“神童”时,他都会坚持自己是通过刻苦和努力才考上的大学。

最重要的是,张亚勤进了大学以后,发现自己竟然是全宿舍成绩最低的一人,因此喜滋滋的情绪还没有持续多久,就已经被学习的干劲给取代了。

1986年,20岁的张亚勤获得了获得无线电电子工程硕士学位。为了继续学习,他也顺应当时的留学大潮,去到美国华盛顿大学读博士。

刚开始学习没多久,张亚勤的导师,同时也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的瑞曼德·比克赫尔茨教授就给他派发了一个艰巨的任务,两周内看完8本全英文的IEEE杂志,并给出评价。

这对当时的张亚勤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,为了完成任务,张亚勤跑道图书馆借来十几本专业书和一本词典,每天废寝忘食,不停地演算、推导、恶补。

两周后,当张亚勤将自己的验算结果和点评交给教授时,教授惊讶地发现,这个年轻人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,还发现了原有结果的几处纰漏。

教授后来回忆说:“实际上,他有机会到麻省理工学院。可是我和他相处不到一星期,就意识到他非常特殊。他极其聪明,异常勤奋。他的知识远远超出自己的专业,这点从一开始就十分明显。我立刻让他参与项目,试图将他留住。”

1989年,23岁的张亚勤从华盛顿大学博士毕业,开始了自己的事业。


直到他出现,百度才终于有了点技术公司该有的样子



张亚勤与导师合影


2、见证历史

众所周知,在加入百度之前,张亚勤曾经是微软高管。

而在微软之前,张亚勤分别在Contel公司、GTE实验室担任过高级研究员,从事视频压缩工作。之后,张亚勤又收到美国普林斯顿的桑纳福多媒体实验室邀请,担任实验室主任。

当时,张亚勤一直将自己定位为科学家,主要研究数字视频编码和通信技术。他每天的工作内容,就是做实验、写报告、发表论文、申请专利。在旁人看来或许十分辛苦,但他却乐在其中。

据说,张亚勤还在Contle公司工作的时候,其他同事都是半年交一次报告,他却是每半个月就提交一次报告,以至于老板后来不得不要求他降低一下频次,因为这会给他的同时带来很大的压力。

到1997年时,张亚勤已经在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了近200多篇论文。其中40篇收录在IEEETransaction杂志上。由于贡献突出,31岁时张亚勤成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史上最年轻的院士。

1999年1月,33岁的张亚勤接受李开复邀请加入微软创建中国研究院,即后来的微软亚洲研究员。他后来回忆说,当时之所以会被李开复说动,是因为听到了这样一句话:“我们在创业,也是在创造历史。”

事实证明,李开复说的确实没错。

上世纪90年代前后,以张朝阳、李彦宏等人,他们将美国成功的互联网模式带回到中国,拉开了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的大幕。而以张亚勤、李开复为代表的一类海归科学家,则为中国的科技研究带回了新的经验和知识,为本土培养大量人才贮备。

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奋斗,为中国日后的经济高速增长和技术实力提升打下了基础。另一边,张亚勤也成了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。

2006年,张亚勤整合了微软亚洲研究院、微软亚洲工程院等多个机构,成立微软中国研发集团。这是微软在美国之外最大的进行基础研究、技术孵化、产品研发和产业合作的基地,也是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发机构。

在张亚勤的带领下,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培养了超过4800名的中国实习生。他们之中超过500人现在仍活跃在百度、腾讯、中国移动、阿里巴巴、联想等中国IT企业,100多人执教于中国一流大学,包括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中国科技大学等。


直到他出现,百度才终于有了点技术公司该有的样子



3、加入百度

2014年9月8日中秋节,张亚勤离开了工作16 年的微软,加入百度。

对于张亚勤的离职,后来担任金山软件CEO的张宏江如此评价道:“张亚勤离开微软是一个时代的结束。”

这个时代即是指PC时代的结束,也是外企时代的结束。

2010年以后,外企在中国开始走下神坛,大量外企人员开始向中国本土的互联网公司流动。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,百度、阿里、腾讯也逐渐成为全球知名的高科技公司,形成BAT三巨头格局。

张亚勤加入百度,也意味着一个属于创业者的新时代的兴起。

在张亚勤的推动下,百度的技术革新没有停下,从2014 年张亚勤加入以来,百度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,两年时间就超过200 亿元,每年研发投入保持70% 以上增速。

还有深度学习研究院(IDL),大数据实验室(BDL),再到现在的自动驾驶、量子实验室等等,百度始终比其他公司先行一步。

为了让百度时刻都能拥有充足的人才,站在技术研发的前沿,张亚勤领导百度云成立了云智学院,计划在三年内打造十万人的AI 人才队伍。

另一方面,张亚勤也以他富有前瞻性的眼光和见解,指引百度发展的方向。

2015 年,张亚勤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了对未来30年的设想,他认为今后将会是一个将数字的世界、互联网的世界、技术、文化、商业模式全部映射到物理世界的时代。

2016 年,张亚勤又创造性提出「ABC」的概念——AI(人工智能)、Big Data(大数据)和Cloud Computing(云计算),三者必须相互协同才能实现真正的AI,缺一不可。而未来五年这三大业务领域都有可能诞生超过百亿规模的新业务。

从现在来看,这些设想无不一一化为现实。


直到他出现,百度才终于有了点技术公司该有的样子



结语

在BAT三巨头中,马云专攻商业模式创新,马化腾热衷于研究应用创新,而李彦宏则致力于追求技术创新。用李彦宏自己的话来说,他是个有科学家情怀的人。而张亚勤的加入,也让百度终于有了点李彦宏理想中“技术驱动型公司”的样子。

张亚勤加入百度的4年,是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里取得显著进步的4年。今后,张亚勤与百度又会走向何方,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。

声明:本站发布的内容以原创、转载、分享网络内容为主,如有侵权,请联系电话:021-51697771-8029,邮箱:mj@cndns.com,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需处理请联系我们。